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写作 > 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

时间:2025-02-14 20:12:44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集锦七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工作方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方案 篇1

一、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教师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要实施者,是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承担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教师队伍建设要以师德为本。在市场经济和开放环境下,学校师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一项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校园的高度,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新时期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领教师传承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

2、加强爱岗敬业教育,促进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

3、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帮助教师提高抵制有偿家教及其他不良诱惑的能力

4、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教师依法执教意识和提高依法施教能力

5、加强伦理知识教育,引导教师正确处理同事、学生和家长的关系

6、加强为人师表教育,塑造教师良好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

7、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8、加强终身学习教育,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三、师德建设主要措施

(一)搭建学习的平台,丰富教师的理论内涵,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1、以学习为途径,采取集中学习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

(1)集中组织教师认真开展学习实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常州市“八要十不”师德自律规定》《实验初中德育必做》《教学责任书》等,对其内容进行集中学习,做到对内容的深入领会。

(2)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师对《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依法执教的能力。

(3)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对新课程相关的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学习,让教师更深入地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实质,积极贯彻教育局关于《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工作的意见》,组织教师学习,提高道德素养和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4)采取指定读书与自主读书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给教师推荐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学校从网上下载有价值的材料印发给教师阅读,同时要求教师进行自主读书40学时,提倡读书笔记写出心得体会。以此促进教师基本素质和理论水平的提高。引领教师读书,丰厚底蕴。

(5)与教师签订禁止“三乱”、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教学责任书》,通过《德育必做》考核细则,对教师的师德情况进行日常量化考核,对考核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6)通过师德征文和经验交流会深化师德建设,在理论与实践历炼中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品位的教师队伍。

(二)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教师心理素质,提高克服心理挫折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

关注教师心理成长,提高广大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和咨询活动,帮助教师减轻负担,释放压力,使教师心情舒畅、自信工作,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同时让教师熟悉掌握学生心理、生理规律、特点,运用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咨询手段解决学生心理、人际关系、成长问题,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水平。

(三)努力提高班主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努力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

(1)所有班主任每五年须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专题培训。

(2)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班主任岗位培训”活动。

(3)充分利用每周班主任例会,学习、经验交流、培训提高。

(4)通过组织外出学习、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积极撰写班级管理的经验文章,提高班级工作的理论水平。

力争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具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经验,具有示范性,得到绝大多数师生、家长好评的`班主任队伍。

2、充分发挥骨干班主任教师的带头作用.

(1)学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开展结对子活动。

(2)并通过举行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集体研讨等活动,促进班主任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

(3)鼓励班主任利用各种渠道学习搜集各种先进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方法,并灵活运用于班主任实际工作中。

(四)优化师德评价

1.成立师德考核领导小组,由学校主要领导任组长,具体负责师德考核办法的制定、实施。

2.师德考核以《规范》为评价的基本标准,并根据学校实际制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操作性强、科学合理的师德考核办法,采用教师自评、教师互评、行政评价、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定期、不定期对教师师德行为进行评价。

3.考核结果分四个等级: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师德考核等级确定为不合格:

(1)擅自脱离工作岗位,或不服从工作安排,影响较大的。

(2)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

(3)擅自到社会办学机构兼职兼课,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

(4)参与有偿家教活动的。

(5)向学生或家长索要钱、物、有价证券的。

(6)向学生推销商品,强制学生购买复习资料、教辅读物,自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

(7)散布非法言论,或诱导学生参加宗教活动,或参与、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的。

(8)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干扰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损害学生利益的。

(9)其它违反师德行为规范,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

(五)加强师德表彰

每年九月份为师德建设月,积极开展师德先进事迹征文比赛、师德演讲比赛,举行遵守师德规范宣誓,开展教师忌言忌行等师德教育实践活动。围绕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活动要有计划、有特色、有成效。

(1)在教师中开展校“先进教师”“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认真评选表彰校级师德先进个人。

(2)进行优秀师德事迹宣传,尤其在教师节之际,要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大力宣 ……此处隐藏6374个字……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在大班第二学期,可延长时间,适当增加课时,并逐步减少睡眠时间;另外,在环境布置上,可按小学桌椅的形式排列课桌,并设立黑板。

3)带领幼儿参观小学 让幼儿熟悉小学和激发幼儿入学的愿望,还可与小学生联欢,请小学教师来园做讲座或者上课、搞“大手拉小手”活动,使幼儿从思想上、感情上做好入学准备。

4)加强纪律教育。幼儿入学前应具备的心理准备方面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初步具备热爱集体等道德品质。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 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让幼儿学会自理、自立,逐渐养活成人的直接照顾。

2)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批评、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3)提高自理能力 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懂得自我保护。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增强文明礼貌 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 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 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学习方面的动手操作能力:本学期,结合主题模仿学校要求让幼儿学习有关的常规知识: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请家长配合幼儿园,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其次,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想、爱问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再有,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还有,通过适当的布置作业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游戏、活动中加强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四、家长工作:

1、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们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从而让大班的家长们能够初步了解并充分意识到自己的孩子在入小学前的各种准备工作,除了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各种准备,并能够让这些家长有针对性的为自己的孩子进行各种有目的性的训练和培养。

2、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

3、利用家园联系册、家长来园接送幼儿、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家长及时沟通和交流,使家长们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自己的孩子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自己的孩子当前的发展水平和状况,并对其进行专门的教育和训练,使家园能更进一步的配合,相互理解和支持,使每一个孩子都能顺利的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4、利用家校互动和班级主页与家长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交流,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一些困惑和心得。

5、借助家委会的平台,向家长进行推广幼小衔接的信息,由家委会代表向家长征集一些存在的困惑或、问题,并通过家委会来进行反馈和解决,更有效、更快捷地做好家长工作。

6、与小学教师沟通、来园做讲座等形式,互相交流幼小衔接的要点,探讨具体措施,帮助幼儿更好的习惯小学的学习方式。

7、请小学教师来班级为孩子们上一节语文课,让孩子感受小学生的上课模式,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工作方案 篇7

今年冬季持续干旱,正是森林火灾高发期,为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巩固造林绿化成果,增强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根据国家《森林防火条例》、《山东省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我镇实际情况,现就做好全镇森林防火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严格落实防火责任

(一)森林防火工作实行村干部负责制和包村干部督导制。各村支部书记是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村的森林防火负总责,森林防火包山机关干部负有督导责任,村干部、护林员是森林防火的直接责任人。

(二)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镇、村要层层签订森林防火预防和扑救责任状,各村按照“谁管辖、谁领导、谁负责”的原则,按行政区域划定防火责任区,对各自负责的森林防火工作进行部署。

二、科学防范森林火灾

(一)加强防火队伍建设。镇建立一支39人的半专业扑火队,配备相应扑火装备,人武部、林业站负责组织培训和训练;镇成立野外用火巡查管理队伍,由安监办、林业站负责;在高火险天气和重要节假日,各村要设立1—2名巡查员,配合该区域护林员的工作在重要地段进行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火警及火灾。有山林的村要成立一支20人以上的防火预备队伍,一旦发生突发山火,迅速组织扑救。各村必须选配1名责任心强且吃苦耐劳的森林防火巡查员,并签订责任状。

(二)加大森林防火的宣传力度。各村必须充分利用会议、宣传标语、宣传栏、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开展多层面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的森林防火意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各中小学校要重点抓好对学生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每位学生要发一份防火安全明白纸进行学习,严禁学生到户外放野火。

(三)加强值班制度。各村要在森林防火期,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及应急队伍集中待命,并确保政令畅通、通讯畅通,及时处置火警。值班人员要坚守岗位认真履行职责,值班电话不得转接;村主要负责人、护林人员、应急队队员手机不得关闭。高火险天气和主要节假日安排专人每天进行巡山,村干部要带头上山巡查。

(四)加强野外用火管理。严格落实“三个不准”即防火期间不准任何形式的野外用火,不准带明火上山,不准上山放牧,镇、村两级要加强巡查,做到冒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发现违规用火行为,立即坚决制止,并处以200元以上的罚款。

三、责任追究制度

(一)发生森林火灾通过查明起火原因。森林火灾发生后,严格进行责任追究。如因思想麻痹、工作不到位,瞒报、漏报,延误扑火时机造成重大损失的对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二)森林防火工作与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直接挂钩,实行单项考核。凡发生森林火灾两起或一起受害面积100亩以上或起火时间超过5个小时未扑灭的考核实行一票否决,该村取消年度评先树优资格。

(三)加大对森林火灾肇事者的查处力度。对失火人员除责令检查悔过、恢复植被、赔偿损失外,根据灾情的性质、情节和后果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处理。由镇林业站、派出所负责调查处理。

《【精选】工作方案范文集锦七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